以众安保险为代表的互联网+保险公司,在疫情影响下受关注度得到提升,用户流量、保费收入和净利润迎来较大改善,逆势增长态势明显。疫情催化加上行业发展需求迫切的背景下,传统险企也加速拥抱科技和互联网,推动科技化、线上化转型,保险行业的“互联网+”趋势加速显现。
互联网平台业务增长
例如轻松集团旗下的轻松保致力于尽可能把保险的门槛降低,推出适合的保险保障产品,让更多人拥有一份基础的健康保障,并且希望未来也能为需要的带病体和痊愈体提供相应的保障,例如其推出的某款产品,可为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以及乙肝病毒携带者承保。
东软集团 600718
二是“互联网保险就是买流量,见顶后越来越贵陷入不可持续的死循环”。尤其是后者,似乎对互联网保险有种天然的偏见,行业内也流传着类似“400块钱的流量,换来200元保费”的各种段子,仿若对传统年代粗放经营的讽刺味道。
纬德信息 688171
此外,自2015年已布局保险业务的悟空保集团在今年也获得了6000万元的融资,并新推出了悟空互助社和悟空筹两项业务,与此前的保险业务相结合,也形成了“筹款 互助 保险”的立体模式。
海螺新材 000619
这是今天保险从业者思考的一个问题。
多年来,互联网保险以其爆发式的增长速度、充满想象力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的创新产品,一度被看作保险业的下一个主战场。
但今天互联网保险的发展也进入深度调整阶段,监管趋严,原有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不可持续,野蛮生长成为历史。如何在这个领域换挡升级,寻找到真正符合互联网规律、遵循保险本质的发展模式?这才是破局的关键。
“从创新发展的角度看,我国互联网保险经历了以渠道创新为中心的互联网保险1.0阶段、以产品创新为中心的互联网保险2.0阶段,现在正进入以商业模式创新为中心的互联网保险3.0阶段。”
一位资深行业人士指出。
《今日保》谈及互联网保险的往昔文章,对谈嘉宾多为保险业内人士,本期我们不妨听听由互联网跨界而来、深耕互联网保险的元保集团创始人兼CEO方锐的答案。
作为一名曾奋斗在互联网领域20多年的老兵,他带领元保在成立一年内拿到4轮融资,短短3年间业务规模稳居行业第一梯队。对于互联网保险的下一站突围,方锐颇有些独到的见解。
事实上,方锐与保险的渊源,可以追溯至中国互联网保险的源头——2011年。他所创办的网易保险是国内互联网保险的先驱,2011年12月上线运营,随后站上10亿营收平台,至2015年,网易保险超越淘宝保险成为互联网车险第一平台,且实现盈利。只不过后来因为业务调整、政策要求等主客观问题,网易并未选择继续发力这一赛道。
谈及互联网保险当下的困顿,传统保险行业的主流认知主要有二:
“流量市场始终存在而且还在扩大。”方锐表示。来自《2022 年移动状态报告》显示,中国人平均每天用机时长接近5小时,位居全球前十,而2022年初,这个数字还只是3.3小时,排名全球17名。“毫无疑问,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的习惯、行为都在转变。”
谈及最近火爆全球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方锐兴致勃勃。在他看来,ChatGPT引爆了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将推动各行业的智能化水平进入新阶段。在保险行业,ChatGPT会对智能客服、保险销售等岗位进行全新升级改造,价值巨大。
工信部公布的工业交换机产品单项冠军企业;公司专注于工业互联网技术及产业,构建了自主可控工业互联网产品链条,其民用网络产品已在智能电网、核电、风电、石油化工、轨道交通、城市智能交通等行业获得广泛的应用和实施;公司工业互联网产品主要包括以太网交换机等工业通讯网络产品,工业服务器、电力服务器等服务器产品,工业级网络操作系统、MaVIEW工业控制编程平台等工业软件产品和高精度工业时频产品
陈志华则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对于互助业务和保险业务来说,能够用商业手段来做真正的公益,(只要)向这些用户推荐的商业变现产品或服务的确是他们需要、性价比高,且整个变现过程信息对称、不强买强卖、不误导销售,那么,这种商业模式是完全可行的。
公司i5智能机床是基于工业互联网、i5智能控制技术开发的智能终端,它使得信息与通讯技术进入工业和制造过程,实现机器与机器、人与机器、人与过程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