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李昊
编辑 |
6月7日,多只市场高关注度股票走势分化,在连续多日涨停后跌停。
其中,宝塔实业(000595.SZ)澄清无汽车前轴业务后连续两日跌停;央企改革概念股瑞泰科技(002066.SZ)五连板后开盘跌停;地方国资概念股特力A(000025.SZ)近两日“天地板”“地天板”轮番上演。
宝塔实业近期股价大起大落,在5月24日-6月2日的八个交易日连续涨停,股价翻倍;随后连续两个交易日跌停。
连续涨停期间宝塔实业收到深交所的关注函。6月7日公司回复关注函称,业务构成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为轴承、船舶电器的生产与销售;控股股东不存在计划进行对公司有重大影响的事项、不存在违反公平披露原则的事项、董监高不存在涉嫌内幕交易的情形。
宝塔实业大涨大跌的逻辑或与汽车前轴业务有关。5月26日、5月31日公司均发布股价异动公告,均称前期披露信息不存在需要更正、补充之处;6月5日晚公司再度发布股价异动公告,新增“目前,公司相关业务中无汽车前轴业务”一条,次日股价应声跌停。
近期汽车下乡等政策利好不断,带涨了汽车概念股。除去市场炒作因素,宝塔实业的基本面或难以撑起暴涨的股价。2021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7亿元,今年一季度则亏损0.13亿元,深陷亏损泥潭。
若将时间线拉长,2013年至今宝塔实业大多处于“赚两年亏一年”的艰难保壳状态。从扣非净利润来看,自2008年以来公司主业已连续14年亏损。
汽车前轴业务的传言让宝塔实业长期低迷的股价有了起色,如今谎言戳破,资金出逃。
5月27日-6月2日期间,瑞泰科技(002066.SZ)连续斩获五个涨停板,但6月6日上演“天地版”,盘中触及涨停后收盘跌停。6月7日公司股价开盘跌停,小幅反弹后盘中跌超7%。
在5月31日、6月6日发布的股价异动公告中,瑞泰科技均表示未发现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重大影响的未公开信息,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瑞泰科技的股价大涨或与央企改革概念有关。瑞泰科技实控人是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最终控制人是国务院国资委。公司是国内玻璃、水泥耐材制品龙头,主要从事耐火材料及各类耐磨材料的研发生产。
消息面上,5月27日国资委印发《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提出打造一批核心竞争力强、市场影响力大的旗舰型龙头上市公司。
近期特力A表现诡异。5月25日-6月2日公司股价连续涨停,6月6日股价上演“天地版”,开盘涨停收盘跌停;6月7日股价上演“地天板”,开盘跌停盘中涨停,但午后涨停板已被打开。
特力A的上涨逻辑或源于“地方国资改革”概念。同时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珠宝服务业务、商业运营管理、汽车销售、检测、维修及配件销售,或与近期汽车下乡政策有关。值得一提的是,特力A在2015年就曾因国企改革概念暴涨,2015年初至年内高点累计涨幅达867.78%。
在股价大涨之后,特力A多位股东抛出套现计划。
5月31日晚特力A公告称,持股11.62%的第二大股东远致富海计划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2586.35万股,为公司总股本的6%。按照当日收盘价计算,上述股东此次共计减持套现超5亿元。
新浪公司近日宣布,董事会收到由New Wave MMXV Limited(以下简称New Wave)发出的日期为2020年7月6日的非约束性私有化要约。该要约提议以每股41美元现金的价格收购New Wave尚不持有的公司全部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以下简称私有化要约)。这意味着,继58集团之后,又一家中概股准备退出美股资本市场。
就目前要约收购的提议价格来推算,此次交易对应的新浪估值为26.8亿美元。截至7月6日美股收盘,新浪股价上涨10.55%报40.54美元,总市值26.51亿美元。
新浪拟私有化退市,估值26.8亿美元
据介绍,New Wave是一家注册于英属维京群岛、由新浪董事长兼CEO曹国伟控制的公司。
新浪方面表示,公司董事会已经组建了一个由独立董事张颂义、张懿宸和汪延组成的董事会特别委员会,以评估和审议这一私有化要约。“公司董事会提请公司股东以及其他考虑交易新浪股票的人士注意,目前董事会只是收到了New Wave发出的非约束性私有化要约,尚未就如何回应此私有化要约而作出任何决定。公司无法确保买方会给出最终的正式要约,无法确保是否会签署任何协议,亦无法确保这一交易或其他任何交易将被批准或达成。”
据新浪向美国SEC递交文件显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新浪董事长、CEO曹国伟持股13.5%,有58.6%的投票权。其中,曹国伟通过New Wave MMXV Limited持股12.2%,有58%投票权。
此外,Schroder Investment Management North America Inc持股为5.4%,拥有2.6%的投票权;Black Rock, Inc.持股为5.3%,拥有2.5%的投票权;Susquehanna Securities and its affiliates持股为5.3%,拥有2.6%的投票权。
一季度财报显示,新浪公司净营收较上年同期下降8%,至4.351亿美元。其中广告营收较上年同期下降20%,至3.100亿美元;非广告营收较上年同期增长44%,至1.251亿美元。
对于微博走向私有化的原因,著名财经金融评论家余丰慧向南都记者表示,“新浪自身经营上应该是没问题的,关键是作为社交媒体的身份,目前面临的国内监管环境日趋严格,从活跃度和流量等方面来看,都会压抑其成长性,这是经营的外部因素导致新浪在美股表现不佳;其次则是美国监管环境越来越严格,甚至是苛刻,所以说,今后不受资本青睐的中概股就没有多少成长性,那个环境已经很难混下去,这是许多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上市公司选择私有化或者回归原因之一。”
此外,余丰慧还表示,从微博的角度来看,上述两个因素导致微博管理层对华尔街逐渐失望。“新浪总认为自己的股价在华尔街被低估了,然而进一步往上走的空间又不大。从这种情感上来说,新浪管理层在华尔街也是有一种逐渐的失落感,加上每年年报出来都是不热不冷的,所以再混下去感觉也没什么意思。”
中概股告别黄金时代,再掀退市潮
公开资料显示,新浪公司是一家服务于中国及全球华人社群的网络媒体公司,成立于1998年12月,由王志东创立,现任董事长曹国伟,目前旗下核心业务包括门户网站新浪网、新浪移动和社交媒体微博。
2000年4月13日,新浪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由此拉开了中概股集体赴美上市的黄金时期。
同年上市的还有网易和搜狐,前者2000年6月30日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发行价为15.5美元,上市市值为4.65亿美元;后者2000年7月12日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发行价为16美元,上市市值为4.9亿美元。
紧接着2013年10月31日,58同城在纽交所挂牌上市,发行价17美元,开盘涨至21美元,市值约13亿美元;2014年4月17日新浪微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发行价为17美元,上市市值为34亿美元;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首日市值破2300亿美元。
转眼20年过去,在新冠疫情和中美局势的影响之下,中概股再次掀起私有化的浪潮。
据公开报道,在不到3个月时间,已有6家中概股企业传出私有化意愿。6月15日,58同城与Quantum Bloom Group Ltd.签订私有化合并协议要约;6月12日,腾讯与黑马资本对易车的私有化协议已经完成签订;4月15日,聚美优品宣布彻底完成私有化;4月18日搜狐宣布畅游完成私有化,将从美股退市。此外,6月18日,有媒体曝出华住集团也计划私有化回归港股,但华住方面暂未证实这一消息。
“这波私有化企业大多是业务集中分布在国内市场且近年来不受美国资本市场看好的企业,可能早有退出的念头,推动其私有化的直接原因一方面是中美关系不稳定,其次是《外国公司问责法案》的出台,美国监管加强让其生存环境日趋恶劣,不得不选择退市,另一方面则是国内资本市场对其持欢迎态度,港股和A股的大门纷纷打开”,证券分析师皮海洲向南都记者表示,回顾2013年的中概股退市潮大多是估值偏低,为了回国内获得更高估值,这一轮退市则是不得已选择。
余丰慧同样表示,今年掀起的中概股退市潮和2013年相比完全不同,“今年背景是比较复杂,中概股生存环境恶化得更厉害,其中包括中美贸易脱钩这种政治层面的影响,还包括特朗普以美国为中心、不让资本外逃等等管制措施,特别是针对中国和中概股企业出台的一系列非市场化的监管措施,此外由于瑞幸咖啡事件中概股企业在美国华尔街已经出现信用坍塌,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在余丰慧看来,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零售领域企业在美国继续生存下去或许没问题,其他涉及军事核心基础,如人工智能相关企业会比较危险。
退市之后走向,转道港股市场?
对于退市后的走向,余丰慧指出,一是私有化经营下去,第二是继续在资本市场上市即A股和港股。
“我个人建议我还是倾向于港股,港股投资者相对理性,且香港目前的处境,各种因素之下,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可能面临被削弱的风险,因此从特区政府到港交所都在采取措施”,余丰慧称,从港交所的态度来看,目前在采取过分宽松的态度来吸引中概股回归到港股市场,港股的金融市场目前依然很活跃。
普华永道最新发布的2019年IPO市场数据显示,2019年香港以募集总额3155亿港元(折合2826亿人民币)在全球IPO中蝉联第一,连续七年跻身全球三甲,融资额比2018年增加10%,全年共有184家企业首发上市。据其预测,2020年香港IPO市场将继续活跃,将会有更多的新经济企业受惠于上市条规的变更而选择香港上市,预计全年集资总额可达2300亿-2600亿港元。
对于新浪的走向,有分析人士认为,新浪会更倾向于在港股市场,“港股目前的监管环境特别好,如果新浪要二次包装上市,我个人认为会到港交所去。”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尽管港交所更具吸引力,但随着阿里巴巴、网易、京东等优质企业的回归,也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对于更具实力、想在两地上市的企业可能会优先选择港股市场,而私有化之后大概率会走向A股。”
采写:南都记者 马宁宁